反应型低气味胺类催化剂ZR-70在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应用,旨在实现与聚合物基体的共价键合。
各位朋友,各位同仁,聚氨酯界的父老乡亲们,大家好!
今天,我站在这里,要和大家聊聊一个既熟悉又新鲜的话题——胺类催化剂在聚氨酯软泡生产中的应用。特别是我们今天要聚焦的主角:反应型低气味胺类催化剂ZR-70!
各位,聚氨酯软泡,这玩意儿可以说渗透到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舒适的床垫沙发,到隔音降噪的材料,再到汽车座椅的缓冲层,它都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可以说,没有聚氨酯软泡,我们的生活质量都要大打折扣。
而胺类催化剂呢?它就像是聚氨酯反应中的“媒婆”,撮合着异氰酸酯和多元醇这对“冤家”,让它们“情投意合”,终缔结良缘,形成我们想要的聚氨酯高分子材料。
但是,传统的胺类催化剂,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常常伴随着一些令人头疼的问题。其中突出的,莫过于那让人难以忍受的“胺味儿”!想想看,新买的沙发,一股刺鼻的气味扑面而来,不仅影响心情,长期接触还可能对健康造成危害。
再者,传统的胺类催化剂在反应完成后,通?;嵊卫朐诰酆衔锘逯校拖褚晃弧安桓涸鹑蔚拿狡拧?,撮合完就拍拍屁股走人,导致材料后期性能不稳定,容易老化,甚至释放出有害物质。
所以,我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更“靠谱”的催化剂,它不仅要高效地催化聚氨酯反应,还要解决气味问题,并且能够与聚合物基体“长相厮守”,实现共价键合,提升材料的整体性能。
而今天,我要向大家隆重介绍的ZR-70,正是这样一位“靠谱”的催化剂!
ZR-70:聚氨酯软泡的“佳伴侣”
ZR-70,它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催化剂,它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的“反应型低气味胺类催化剂”。它就像一位身怀绝技的“忍者”,不仅行动迅猛(高效催化),还悄无声息(低气味)。
那么,ZR-70究竟有什么特别之处呢?它又是如何实现与聚合物基体的共价键合的呢?别着急,且听我慢慢道来。
ZR-70的“独门秘籍”
ZR-70之所以能够实现低气味,主要是因为它经过了特殊的结构设计。它就像一个“戴着面具的侠客”,将胺基团巧妙地隐藏起来,从而降低了挥发性,减少了气味的散发。
更重要的是,ZR-70分子中还引入了可以参与聚氨酯反应的活性基团,例如羟基或者胺基。这些活性基团就像是“爱情的红线”,将ZR-70牢牢地拴在聚合物链上,让它无法“逃脱”,终实现共价键合。
想象一下,ZR-70就像一位“忠诚的卫士”,不仅守护着聚氨酯反应的顺利进行,还与聚合物基体融为一体,共同构建一个更加稳定、耐用的材料体系。
ZR-70的“参数档案”
为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ZR-70,我特地整理了一份“参数档案”,供大家参考:
参数 | 数值/描述 | 测试方法 |
---|---|---|
外观 | 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 目测 |
胺值 (mgKOH/g) | 200-250 | GB/T 2895-2008 |
密度 (g/cm3, 25℃) | 0.95-1.05 | GB/T 4472-2011 |
粘度 (mPa·s, 25℃) | 50-150 | GB/T 5554-2009 |
水分 (%) | ≤ 0.5 | GB/T 6283-2008 |
活性成分 (%) | ≥ 98 | 气相色谱 |
特点 | 低气味、反应型、与聚合物基体共价键合 | / |
应用领域 | 聚氨酯软泡、CASE材料 | / |
建议添加量 | 0.1-1.0 phr (相对于多元醇) | 根据实际配方调整 |
储存条件 | 阴凉、干燥、通风处,避免阳光直射 | / |
包装规格 | 25kg/桶, 200kg/桶 | / |
注意事项 | 操作时请佩戴防护眼镜和手套,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 | / |
ZR-70的“应用场景”
ZR-70在聚氨酯软泡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用于生产各种类型的软泡,例如普通软泡、高回弹软泡、慢回弹软泡等。
ZR-70在聚氨酯软泡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它可以用于生产各种类型的软泡,例如普通软泡、高回弹软泡、慢回弹软泡等。
与传统的胺类催化剂相比,使用ZR-70生产的软泡具有以下优势:
- 更低的VOC排放: ZR-70的低气味特性,可以显著降低软泡产品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排放,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更加环保健康。
- 更优异的力学性能: 由于ZR-70能够与聚合物基体共价键合,增强了材料的整体强度和韧性,提高了软泡的承载能力和耐用性。
- 更好的耐老化性能: 共价键合可以有效地防止催化剂的迁移和析出,减缓材料的老化速度,延长软泡的使用寿命。
- 更稳定的泡孔结构: ZR-70能够更好地控制泡孔的形成和稳定,使软泡的泡孔结构更加均匀细腻,提高产品的舒适性和透气性。
ZR-70的“使用指南”
当然,要发挥ZR-70的佳效果,还需要掌握一些使用技巧。下面,我给大家提供一些“使用指南”,供大家参考:
- 准确计量: 严格按照配方中的建议添加量添加ZR-70,避免过量或不足,影响反应效果和产品性能。
- 充分混合: 将ZR-70与多元醇充分混合均匀,确保催化剂能够均匀分散在体系中,提高反应效率。
- 控制温度: 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反应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影响反应速度和产品质量。
- 注意湿度: 聚氨酯反应对湿度非常敏感,要尽量控制生产环境的湿度,避免水分进入体系,影响反应效果。
- 及时脱模: 软泡成型后,要及时脱模,避免长时间放置在模具中,影响产品的尺寸和形状。
ZR-70:聚氨酯软泡的“未来之星”
各位朋友,各位同仁,随着人们对健康环保要求的日益提高,低气味、高性能的聚氨酯材料将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而ZR-70作为一种反应型低气味胺类催化剂,无疑是聚氨酯软泡的“未来之星”。
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ZR-70一定能够在聚氨酯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我们创造更加舒适、健康、环保的生活!
提问环节
好了,今天的讲座就到这里。接下来,是提问环节,欢迎大家踊跃提问,我会尽我所能为大家解答。谢谢大家!
(停顿,等待观众提问)
示例问答:
观众A: 老师,您好!我想请问一下,ZR-70在高温环境下是否会分解,影响产品性能?
专家: 感谢这位朋友的提问!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ZR-70的稳定性还是相当不错的。一般来说,在聚氨酯软泡的正常生产温度范围内(通常在室温到80摄氏度之间),ZR-70不会发生明显的分解。但是,如果温度过高,超过120摄氏度,长时间暴露在高温下,可能会导致ZR-70的部分分解,影响催化效果和产品性能。因此,在实际生产中,我们要注意控制反应温度,避免过度加热。
观众B: 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ZR-70与其他类型的催化剂(例如锡类催化剂)相比,有什么优缺点?
专家: 这个问题问得很好! 胺类催化剂和锡类催化剂是聚氨酯反应中常用的两种催化剂。 胺类催化剂主要催化异氰酸酯与水的反应(发泡),以及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反应(凝胶)。 锡类催化剂主要催化异氰酸酯与多元醇的反应(凝胶)。 ZR-70作为一种胺类催化剂,优点在于它具有低气味、能够与聚合物基体共价键合等特点,可以提高产品的环保性和耐久性。缺点是胺类催化剂可能会导致软泡泛黄。 而锡类催化剂的优点在于催化效率高,可以快速完成反应,且不容易泛黄。但缺点是锡类催化剂毒性较大,对环境不友好。
观众C: 请问老师,使用ZR-70,我的配方需要做哪些调整?例如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
专家: 这位朋友这个问题非常实际! 使用ZR-70,你的基本配方框架不需要做太大的改动。但一些细节可能需要根据你的具体需求进行调整。 由于ZR-70会与多元醇进行共价键合,所以你配方中的一些稳定泡孔结构的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可以适度减少,甚至可以尝试一些更低添加量的环保型表面活性剂。此外,由于胺类催化剂会一定程度促进水的反应,你可以稍微调整水的添加量,避免泡孔过大或坍塌。建议小试先行,逐步优化,找到佳平衡点。
(继续互动答疑,根据实际问题进行解答,保持互动性和专业性)
再次感谢大家的参与! 希望今天的分享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们下次再见!
====================联系信息=====================
联系人: 吴经理
手机号码: 18301903156 (微信同号)
联系电话: 021-51691811
公司地址: 上海市宝山区淞兴西路258号
===========================================================
公司其它产品展示:
-
NT CAT T-12 适用于室温固化有机硅体系,快速固化。
-
NT CAT UL1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中等催化活性,活性略低于T-12。
-
NT CAT UL22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活性比T-12高,优异的耐水解性能。
-
NT CAT UL28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该系列催化剂中活性高,常用于替代T-12。
-
NT CAT UL30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中等催化活性。
-
NT CAT UL50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中等催化活性。
-
NT CAT UL54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中等催化活性,耐水解性良好。
-
NT CAT SI220 适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特别推荐用于MS胶,活性比T-12高。
-
NT CAT MB20 适用有机铋类催化剂,可用于有机硅体系和硅烷改性聚合物体系,活性较低,满足各类环保法规要求。
-
NT CAT DBU 适用有机胺类催化剂,可用于室温硫化硅橡胶,满足各类环保法规要求。